-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杨伟民 中国网 王锐 摄
中国网6月8日讯 国新办今天上午举行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秘书长杨伟民介绍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情况。
“9+1”政策体系重点在提出政策未来改革的方向
杨伟民指出,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当中确定了“9+1”的政策体系。“9”是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农业政策、人口政策、民族政策、环境政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1”是绩效评价考核,也算是一个政策。
杨伟民说,“9+1”的政策体系重点是放在提出政策未来改革的方向,但是需要在下一步会同有关部门一项一项、一个政策一个政策的落实,变成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在这个过程当中,已经有一些政策开始实施,比如财政政策,提出要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力度,这个政策从前年财政就开始做,前年中央财政拿了120个亿转移到我们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用于保障这些地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支出,去年资金增加到250亿。我们将436个县级行政单位纳入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相当于每个县平均得到了接近6000万元的均衡性转移支付。
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关键是差别化的政策落实
谈到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措施,杨伟民介绍发改委从三方面来考虑:
第一,这些政策必须是差别化的政策。我国地域广大,但是各项政策应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有差别化。现在的产业政策是按照鼓励、允许、限制、禁止的目录,在全国是同一个,未来是按主体功能区来实行,比如现在在全国是鼓励的,但是未来可能在确定的优化开发区域当中是鼓励的,在限制开发区域当中就不一定是鼓励的项目,也可能变成允许或限制的。这样就体现了每一类不同的主体功能区、每一个主体功能区都会有相应不同的产业政策的指导。
第二,缩小政策单元。现在实行的是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战略,相应的政策也是分成四大类,西部有西部的政策,中部有中部的政策,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要缩小政策针对的地域空间单元。比如德国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它的政策单元有270个。按照我国现在确定的主体功能区(当然还没有全部完成,省级的主体功能区规划还在编制过程当中),现在有3个优化开发区域,18个重点开发区域,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7个农产品主产区,不包括1400多个各类开发园区,这样政策单元变成53个,将过去的政策单元从4个变成了53个,这样政策的针对性就比较强。比如对生态保护的政策,今后就可以更多地用于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让它更多地享受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支持。比如对农业也有很多的政策。今后可以集中把农业政策,可能主要是增量,也包括一些存量的农业政策更集中地用于支持我们确定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主产区当中,这样每一个地区享受到的政策比原来就要多得多。
第三,政策要根据改革的大方向和改革的精神来制定。制定一个政策,首先要看近期的可操作性,是不是有一些难度。有一些政策要考虑未来改革以后,体制变成那种情形以后,政策到底是怎么样。所以政策的确定既要考虑操作性的问题,也要考虑未来改革的方向问题。比如这里提的一些带有改革精神和带有改革味道的政策,实际上涉及到对现行的体制和政策作出重大的调整。这虽然近期实现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未来符合改革的大方向。这是政策的初步考虑。(记者傅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