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11月我国CPI同比增长5.1% 再破28个月来新高 外媒猜测中国将采取紧缩措施打压通胀—
西方担心 要为“中国制造”多掏钱
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增长5.1%,创下了28个月以来的最高点,外媒大呼“没想到”。
除了给予高度关注,外媒纷纷猜测中国是否将采取紧缩措施打压通胀,因为这将影响到他们的经济发展。
美国担心,中国继续放缓发展步伐,将减少一系列商品的进口。而英国媒体抱怨,外国消费者可能要为“中国制造”多掏钱了。
通胀严重或再加息 西方大国有点急
外媒对“破五”的CPI予以高度关注,并纷纷猜测中国是否将采取紧缩措施打压通胀,因为这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
法新社表示,中国CPI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涨幅,这加大了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
瑞士联合银行驻北京经济师王涛态坚决地认为,现在应该提高利率帮助管理通胀预期,“这是无可争辩的”。
新加坡《联合早报》也表示,现在外界更加担心,通货膨胀上升将促使政府采取更多紧缩措施。
美国媒体更有危机感。美联社说,中国经济增速已从今年一季度的11.9%放缓到三季度的9.6%。不过,中国如果继续放缓发展步伐,就意味着减少铁矿石、机械和其他物品的进口,这可能影响到美国和澳大利亚等经济体的经济发展。
而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目前中国的通胀将令外国消费者为“中国制造”多掏钱。
调控显效需时间 下月涨幅或回5%以内
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后,通货膨胀为何继续一路飙升?
国家统计局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发言人盛来运昨日表示,11月物价的涨幅确实出乎很多人意料。
他解释说,政策从出台到产生明显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是可以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
英国路透社援引国信证券驻北京分析师林松立的观点指出,中国的CPI,在11月可能已经触顶,但到明年年初都会在高位徘徊。通胀率在未来几月都会超过4%。
国家发改委昨日预计,12月CPI涨幅会有所回落,可能回到5%以内。
11月,我国食品价格上涨11.7%,成为推高CPI的主力军。
美国彭博社的报道说,中国政府近来一直努力增加食品供应,解决柴油短缺问题,想以增加蔬菜和其他基本商品生产的方法稳定食品价格。
不过,报道认为,打击囤积和炒作食品蔬菜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价格的上涨。
经济发展速度快 中国能承受较高通胀
虽然我国的通胀压力不断增大,但分析师认为,经济发展强劲、居民收入提高,这些都使中国能承受较高的通胀水平。
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摩根大通负责亚洲经济研究的分析师王谦的话说:“很显然,中国经济显示出过热的迹象,但是这个国家能够承受一种相对较高的通胀。”
报道指出,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国应该能够承受4%或5%的通胀率。
里昂证券分析师安迪·罗思曼也持同样的观点,彭博社援引他的话称,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有能力应对价格上涨。
文/特稿记者 林晨音 记者 尹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