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破“五”中国通胀风险“兵临城下”

2010年12月12日11:01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CPI 流动性过剩 通胀压力 食品价格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中新社北京12月11日电 题:中国通胀风险“兵临城下”

中新社记者 周锐

中国统计局周六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涨幅较10月份再上一步,突破5%。这一局面超出大多数经济机构和专家的预测。

由于去年物价的低点在6、7两月,人们此前普遍认为,CPI今年呈前高后低之势,在7、8月见顶后,将随着翘尾因素的减弱逐渐回落,全年控制在3%左右。

想象中的“拐点”迟迟没有到来。2月份,CPI涨2.7%,利率开始实际为负;5月份,CPI涨3.1%,首超全年控制目标;10月份,CPI涨4.4%,食品价格持续高烧。

伴随着CPI的攀升,民众的感受愈发强烈。“蒜你狠”、“豆你玩”迅速成为社会热词。有人抱怨说“用不起苹果四代(iphone4),也吃不起四袋苹果。”

本轮价格上涨,引发了官方的高度关注。中国央行34个月来首度加息,并在30天内,连续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同时,国务院出台“国十六条”,打出调控物价组合拳。随后,发改委“五论”物价,紧急部署各地“稳价安民”。

虽然物价调控措施密集出台,但11月份CPI依然“破5”,创28个月新高。通胀由预期转化为现实压力的风险目前已经兵临城下。

周六统计局召开发布会后,发改委少见的在其官方网站上对当前价格形式作出“补充说明”。

其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稳定物价相关政策效果陆续显现,翘尾因素继续减弱,12月CPI的涨幅将回落至5%以内。

对于CPI上行之势是否会就此逆转,该负责人并没有太多提及。他表示,由于10月、11月份新涨价因素较多,明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从某种意义来说,新涨价因素比CPI“破5”更让人担忧。此前物价上涨主要推手鲜菜的价格本月环比下降1.9%,但食品价格仍环比上涨2%。在食品价格外,非食品价格也连续第2个月出现攀升。

好在蔬菜价格目前已明显回落,粮食、食用油价格开始趋稳,生猪出场价连续两周下降。面对季节性因素和游资炒作所导致的食品价格上涨,官方增加供给、打击投机、发放补贴的做法效果显著。

但如果把视线再放远,进入2011年,国内流动性过剩影响的继续显现,美国量化宽松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再加之劳动力价格的持续上涨。中国通胀风险将持续存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目前正在北京召开,对于宏调“棋局”何取何舍,学界建议“因时而动”。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始终不变的基调。因为这既是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

现在,离2011年已不到一个月时间,伴随着通胀预期的升温,“资源价格改革”这一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正被迫放缓步调。一叶而知秋,中国要想在“十二五”开局年起好步,加速战略转型迎来下一个增长周期,首先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解决当下的通胀难题。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