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三峡最大洪峰 超98洪水 九江险情 四川23死30失踪 重庆港禁行 -温家宝:保证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中纪委:部分国企仍是个人说了算 -中国各地3天连发4起煤矿矿难 38人遇难 为什么看不见领导下井 -调查称新生代农民工仅1%愿回乡务农 六成多高考状元被北大录取 -德将促欧盟承认我市场经济地位 质检总局否认禁用“中国名牌” -陕西国土厅否民告官案判决引发械斗 多地有线电视安卫星干扰器 -机构预计下半年外贸增速逐季放缓 外管局称重申持两房债券无虞 -新政出台三月 多地房价未实质下降 北京部分银行松绑外地房贷 -大连油管爆炸致1500吨油入海 影响100平方公里 暂扣涉事油轮 -紫金矿业污水再渗漏 调查组紧急折回 多名领导曾供职当地政府
首页>>农业发展
中储粮疑哄抬小麦价 国家粮食局调研上报国务院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7 月 19 日 
关键词: 中储粮 国家粮食局 小麦价 国家发改委 最低收购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违规前科

对中储粮“参与推高粮价”的质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早在2006年托市政策实施当年,中储粮公司及地方储备粮公司就以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815亿斤,占到当年全国小麦总产量的40%以上,流通小麦总量的60%以上。在河南、河北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粮仓爆满、露天存放的现象。

然而,当年11月初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小麦却不降反而骤升。有关部门随后多次在郑州和合肥等地公开拍卖当年中储粮公司新收购的“临时存储”小麦,总量超过400万吨,但当时平抑粮价的效果却不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政府投放市场的400多万吨最低价小麦,拍卖底价全都高于当初的最低收购价。这对于惟一的卖主――中储粮公司来说,可谓“一举多得”――托市收购抬高了粮价,高价卖粮又增加了利润,同时也实现了国家要求的“顺价销售”。

在一些政府官员看来,这是当年粮食调控政策的成功之举,而在一些专家看来,这却是中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倒退。

“粮价上涨问题出在流通环节,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储粮‘托市’收购太多了,投放市场又不及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晓黎当时发表的看法颇具代表性。

2007年,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的第二年,中储粮公司甚至实施了张榜收购加宣传收购的方式,继续顺风顺水收购最低价小麦。

而各地原先具有收购资格的粮食流通企业,早已由往年的“收购主体”沦为给中储粮“打工”,为了消化此前收购的陈粮,各地粮库开始使用“转圈粮”的手法。

到了2008年,这种手法愈演愈烈。最典型的是,当年中储粮在河南最低收购价收购的小麦达到495亿吨,占河南当年小麦总产量612亿斤的80%。很多业内人士都直言:只有粮库通过操作、将库里的陈粮作为新粮收购回来,才有可能出现80%这么高的收购比例。

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为了限制“转圈粮”的出现,曾严禁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承储企业,以及承担小麦最低收购价收储任务的库点,参与购买国家拍卖的小麦,“但粮库完全可以找有关系的加工企业联合做假”。

也就是说,有收储资格的粮库可以给企业打电话,委托他们帮忙拍卖粮食,企业则到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拍卖下该粮库去年甚至前年收储的陈粮。而在整个过程中,小麦并没有离开过粮库,仅仅是粮库和企业之间的虚假交易。

尽管“转圈粮”已经成为基层粮食系统内人所皆知的“规则”,但2008年8月底,国家粮食局向河南派出调查组,却只查出了一起“转圈粮”案件。“在账目上找不到中储粮违规‘证据’,即使是国家粮食局也无可奈何。”知情人士透露。

来源: 新民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农业部:农产品价格有望保持稳定 官员称未发现中储粮抬粮价证据
官员称未发现中储粮违规收购小麦及抬价证据
中储粮每周在西南投10万吨粮食 空军将为三省一市大规模增雨
中储粮介入国内成品粮市场 稳定粮价作用重要
国家部署粮食收购价格检查 重点中储粮直属企业
财政部调高资源性商品出口关税 外资欲突破中储粮 中国誓保粮价
央企分红比例确定:今年减半明年全额收 中储粮中储棉免缴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报告称2020年中国中产阶层将达7亿 年收入8万
中国西部农村标语变迁:从宣传口号到普及健康理念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