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安徽高考作文题最难 京阅卷老师须博士学历 各地作文题一览 -多地发生地陷引关注 南方新一轮强降雨 新疆青海西藏雨雪交加 -高龄津贴发放仅6省达标 老人饿死 广东农民工凭积分可转户口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闪电定论广电成最大赢家 -两院院士大会开幕 徐匡迪将卸任 有709名中科和751名工程院士 -我国中间阶层个税负担沉重 专家:没有数据表明收入分配状况恶化 -中国未从日方得到菅直人将访华消息 菅直人承认日侵华 反对台独 -周小川:刺激政策退出取决国内情况 物价通胀走至十字路口 -10年内望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 最先进3D打印机 可打印活体器官 -中科院公布50城市上班耗时 北京52分钟居首 被质疑低于实际
首页>>宏观经济
中国经济遇12个“两难”:控房价还是保“支柱”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6 月 08 日 
关键词: 房价调控 两难问题 支柱 科学发展观 房价上涨 经济周刊 经济复苏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转型 经济要素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矛盾五

扩大赤字与增加税负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中国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这一规模较去年的9500亿元赤字又扩增了1000亿元,刷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年度赤字纪录。

在全球经济复苏仍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背景下,中国赤字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关口,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仍然强劲。

毫无疑问,巨大的财政赤字可以扩大投资、改善公民的社会保障。据业内人士分析,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没有明显升高或者财政收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扩大财政开支必须要用赤字的办法,如果不用赤字,就要扩大税收。

但是如果增加税收,难免把国家给予民生的好处被税负抵消了,目前国家积极倡导减税的政策也会成为“纸上谈兵”。

“赤字会造成财政的压力增大,总是要转移到税收上,要增加各种各样的新税种,还有可能提高税率。即便不减税,也会把还有一些空间和灵活度的税收加以强化,实际上造成老百姓的税收负担加重。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个增加了的赤字,让未来或者下一代还这个钱。”袁钢明说。

矛盾六

货币的收紧与宽松

现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出现了两难境地:信贷的大量投放,一方面造成市场流动性充足,股市、楼市过热,泡沫出现,金融风险显现。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农业生产资金仍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收紧货币,必然直接收紧到缺资金的中小企业和农业上,使其雪上加霜。如果继续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必然造成股市楼市资产价格膨胀,最终酿成金融风险。

中国货币政策进入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抉择、把控时期。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拉动我国经济回升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同时也给通货膨胀预期提供了货币基础。

尹中卿认为,大幅度投放基础货币和天量贷款所产生的流动性对物价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被CPI和PPI所覆盖的普通商品价格上,也表现在以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为主的资产价格飙升上。他强调要抑制资产价格过度膨胀。通过适度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增加股票保证金交易限制、提高非保障性住房抵押贷款条件、实行差别化利率调整等政策工具,对2010年可能出现的资产价格暴涨进行制约。

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委员樊纲则表示,“中国容易产生泡沫,很大的原因是由于一些体制不健全。”

樊纲建议,首先要增强预见性,及早作出调整,不要等到泡沫形成再调整。目前,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调控政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从供需两方面,借助控制按揭贷款、杠杆率等金融政策和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长三角城市群咬定世界级 1/5中国经济终于定位
专家: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小 中国经济今年增速9%
中西部发展呼吁“西三角” 欲造中国经济第四极
炒房 炒菜 炒药频现 炒作"毒瘤"危及中国经济安全
世界现经济危机和通胀阴影 中国经济须做4大调整
联合国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9.2%
李稻葵:中国经济V型反弹格局已经形成
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上报 或成中国经济第三极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多省份上调最低工资平衡省内地区差距 增幅10%以上
全国957万考生参加高考 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举报电话)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