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上旬,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指出,联合重组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然而,合并重组并不是今年最大的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腾中收购悍马、北汽入主萨博、吉利欲收VOLVO,再加上各个企业的扩产计划,热热闹闹的中国汽车进入了整合的年代。
企业间合并重组
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这些步骤既顺应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也符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
-长安哈飞昌河大整合
上周,兵装集团旗下的长安汽车集团与中航汽车实现兼并重组。成立新长安集团,兵装集团持股77%,中航集团则持有23%股权。借兼并重组之机扩张,是长安汽车当前的首要任务。借助哈飞和昌河现有的近70万辆整车产能、60万台的发动机产能及30余万辆的整车销量,长安汽车实现超越东风晋升老三的夙愿似乎已近在咫尺。
-江淮奇瑞陷入“重组门”
奇瑞与江淮的“重组”关系总会加上引号。奇瑞汽车是安徽省芜湖市国资委的下属企业,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江淮汽车在A股上市,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国资委,是国内排名进入前5位的商用车制造商。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对媒体表示,从技术到组装都可以合作。而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则强调,双方可以合作但不是进行资本层面的重组。看来,对于重组,奇瑞和江淮的意愿并不相同。
除了合作重组,扩大资产规模最直接的途径莫过于直接收购,而国内不少汽车或非汽车企业已经开始通过这种方式扩大自己的实力。
-广汽并购长丰汽车
今年5月21日,广汽集团斥资10.05亿元收购长丰汽车29%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这是今年初国家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政策出台后,国内汽车企业之间进行的首个重组案例。持有长丰汽车之后,除了能扩大SUV合作范围,广汽集团手中还多了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有通过向长丰汽车注资、实现整体上市的可能。
-北汽曲线入主萨博
在收购欧宝未果后,北汽终于在萨博身上找到了自信。自从美国汽车业陷入危机以来,北汽一直觊觎着出海抄底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采用参股的方式加入了柯尼赛格收购萨博品牌的交易,北汽“曲线”完成了一次抄底行动。显而易见,萨博已经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依靠进口,北汽方面也已经表示将尽快引进萨博进行国产。
-吉利欲收购VOLVO
几周之前,福特发布了承认吉利是VOLVO的潜在收购对象的公告,不过这仅仅是收购的开始。该项交易得到了中方银行支持。沃尔沃目前的工厂、研发中心、工会协议和经销商网络将得以保留,同时,沃尔沃将借此进一步增强在中国这个重要汽车市场上的销售网络和采购渠道。不过,知识产权问题将是阻挠吉利进一步靠近VOLVO的绊脚石。
-腾中染指悍马汽车
虽然在10月10日这一天签署了收购协议,但业内人仍对腾中的这次收购不抱任何幻想。根据最终协议条款,腾中将获得悍马品牌、商标和商品名称的所有权,同时,拥有生产悍马汽车所必需的具体专利的使用权。但直到其签署协议后,仍有人对这次的收购持否定态度,认为其只是一场秀。悍马能不能落户中国现在没有定论,不过在很多人看来,如果没有军事意义的话,那么中国政府应该旗帜鲜明地否决中国企业并购悍马的议案。
-北汽收购福建戴姆勒
这是对北汽商用车资本的再一次增加砝码。作为已经成为商用车全球都排得上号的北汽,收购福建戴姆勒之后将组建超豪华的商用车阵容,从MPV到轻卡、重卡,北汽最赚钱的部分不是现代的合资公司,而是这一部分。“北汽获得福建戴姆勒40%股权后,将在‘新的合资公司’主要生产奔驰的两款MPV车型——Vito和viano。”北汽方面透露说。
大幅度扩大产量
无论是从市场占有率还是从未来中国市场竞争程度来看,拥有足够多的产能将是决定车企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汽奥迪扩大产能
“一汽奥迪目前已经有新的生产线来生产即将投产的Q5,同时解决A4L市场供应严重不足的问题。”日前,在一汽-大众奥迪品牌作为2009北京国际金融论坛官方唯一指定贵宾用车的交车仪式上,一汽奥迪市场部官员对记者表示。从去年开始建设的全球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线已经完成,奥迪目前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年产20万辆的规模。
-东风雪铁龙二工厂投产
东风雪铁龙建设的第二工厂已经在今年正式投产.日前,在雪铁龙“相伴90年·感恩信赖”客户专享体验活动上,记者从雪铁龙方面负责人处获悉,C5将在广州车展上正式上市。而除了在新车型上不断引进到国内外,雪铁龙还在售后服务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凡购买雪铁龙进口车型的中国消费者,自提车之日起,即可享受雪铁龙为期两年的全天候“随行驿站”式免费道路救援服务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
-北京现代扩至50万辆
北京现代二期最终达到的产能将是60万辆。2010年,其第二工厂产能将升级到30万辆,两个工厂共计60万辆产能,但仍将面临产能不足的压力。北京现代常务副总李峰表示,北京现代将在年底启动第三工厂的建设,规划产能为30万辆,预计于2012年建成投产。
-华晨宝马增资2期工程
日前,宝马集团和华晨汽车集团就合资企业二期扩建项目签署了备忘录,声明将增资超过50亿元在沈阳建设总产能达30万辆的第二工厂。同时,第一工厂的产能也将由最初的3万辆扩至10万辆,总产能达到40万辆。其中20万辆产能在3年内实现。这是国内高档汽车合资企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增资,也拉开了高档豪华汽车扩产的序幕。(沈欣 刘晓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