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后他再次预言:“中国模式”将改变世界
◎27年前,他的《大趋势》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世界;
◎27年后,他的《中国大趋势》让我们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
◎他站在全球的高度,精辟地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
◎他发出预言: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新的中心。
1982年,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因写作《大趋势》闻名于世,与威廉·怀特的《组织的人》、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并称“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大巨著。如今,杖朝之年的他将笔锋指向了中国,他研究中国经济环境,聚焦中国宏观经济,以独特的视角来解读中国的崛起,他坚定地相信“中国模式”将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并预言中国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的中心。《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近日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首印20万册。刚上市,就在北京创下了一天销售数百本的纪录。昨日,约翰·奈斯比特亲临北京新书发布会现场,与嘉宾和媒体互动。据悉,该书的德文版将在10月17日于法兰克福书展全球首发,英文版则在2010年1月于美国上市。
神奇的作家他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
约翰·奈斯比特拥有人文科学、科技等领域的15个荣誉博士学位。与西方一些学者不同,他对亚洲的前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在几年前与人合著的《亚洲大趋势》里,他预言亚洲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据《金融时报》证实,他最负盛名的《大趋势》一书中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曾成功预测了网络的兴起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大趋势》一书目前在全球共销售了1400多万册。当一些未来学大师如大前研一、阿尔文·托夫勒、克里斯·安德森等急于去分析描述互联网所改变了的世界面貌,他则转向了人们的思维和精神。他每年都会周游世界数次,几乎在世界所有大公司发表过演讲。
如今中国经济的崛起深深吸引着这个未来学家,无论是中国的GDP、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还是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约翰·奈斯比特正关注着中国的发展,描绘着中国的未来,他坚定地相信“中国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的中心。1996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接见了这位学者,并提议,让他来讲讲“中国的故事”。
独特的创作28个中国大学生成他的“耳”、“眼”
尽管不懂中文,但约翰·奈斯比特有他独特的创作模式——用类似理工科的“研究室”方式制造出人文类的书籍。2006年,天津财经大学成立了“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约翰·奈斯比特精选了28个大学生作为他的助手,从中国100个城市的日报中搜寻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事件和故事,并制成报摘和译成英文,供其阅读。此外,奈斯比特还邀请中国三个研究者和自己夫人一道作为助手班子,以研讨自己的读书笔记。
他每天都精读《ChinaDaily》(《中国日报》),还特别看重学生们整理的第一手资料,若感觉报摘有意思,就一定要调出原文来参考,对所有给他的资料,几乎都详细批注,其中不乏有着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历经三年,他创作了《中国大趋势》,以独特的视角来解读中国的崛起,预言未来世界的中心将在中国。
昨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发现我的写作和所有西方媒体的报道是相反的,他们报道的是一个糟糕的中国,这不是我所了解的繁荣的崛起的中国,所以我一定要告诉大家,中国是怎样的。希望这也能影响世界对中国的评价和认识。”
对话奈斯比特“我不是预言家,只是写下现况”
国务院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办出版局副局长吴伟女士谈起《中国大趋势》时回忆道:“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有两本书在风靡世界的同时,也席卷了中国。一本是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一本就是奈斯比特的《大趋势》。当时的中国领导人甚至将这两本书作为司局级干部的必读之书。中国的学子们,大学生和研究生更是对其趋之若鹜。因此,奈斯比特和托夫勒就有了许多中国‘粉丝’,当时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时隔27年后,约翰·奈斯比特以他独特的“内容跟踪分析法”著就这本《中国大趋势》。书中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认为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这种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
奈斯比特告诉记者:“我不是预言家,不是经济学家,不是哲学家,不是金融专家,没有任何成见,只对中国一刻接一刻新发生的事情感兴趣。我所要分析的就是哪些事情会长久地影响社会。”记者谢梦
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支柱之一:解放思想。这是中国社会变革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支柱。
支柱之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
支柱之三: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邓小平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号召人们解放思想、允许多样化的存在,为中国的生存与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
支柱之四: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必须要冒着一定风险通过反复尝试探索未来的道路,“实事求是”,从实践中学习。这就是邓小平的格言“摸着石头过河”的基本思想。
支柱之五:艺术与学术的萌动。中国当今的艺术与学术的活跃就是精神文明得以加强的表现。
支柱之六:融入世界。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各领域的活动,表明它正在争取与自己的发展相匹配的国际地位。
支柱之七:自由与公平。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开始的改革开放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支柱之八: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中国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正是中国未来经济竞争力的预演。在未来几十年中,世界将目睹中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方面重现奥运会的辉煌。谢梦 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