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质疑,有争议——
更有利于明辨经济大势
对统计数据的质疑,反映了对经济形势判断的分歧。在全球饱受金融危机折磨之时,尽管中国经济带头走出泥淖对世界经济是利好,但出于种种原因,悲观和怀疑总是影响甚至左右着一些人的分析和判断。
此外,质疑也指向中国的统计方法和制度。一些学者指出,中国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独立性和透明度都有很大提高,反映的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平衡关系是清晰的,总体上客观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但需加强和完善。例如,我们发布的数字基本上还是“同比”(即与上年同期相比),而国外更看重“环比”(即与上月相比)。他们认为,相对于年度同比数字,短期环比数字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细微变化及现实走向。
其实,国家统计局早就表示要改进统计方法,并将建立环比指标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近日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环比指标制度,因为“环比指标相对于其他增长指标,对经济运行反映更灵敏,对经济态势的把握更准确,对制定经济发展调控政策的指导意义更强。”在经济运行出现较大波动、变化趋势不明朗、发展差异较大时,人们因为需要而格外关注统计数字,有质疑有争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积极地看,这也许更有利于我们明辨局势,更快推进统计制度的改革。(记者 朱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