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区域布局
根据我国草原的区域性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保护建设利用的需要,将我国草原划分为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青藏高寒草原区、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和南方草地区等四大区域,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主攻方向,结合草原保护建设利用重点工程,采取分区治理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一)北方干旱半干旱草原区
基本情况:该区位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以及东北西部地区,涉及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等10个省(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有草原面积15994.86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13244.58万公顷。截至2005年底,人工种草保留面积355万公顷,改良草原面积823万公顷,草原围栏面积2648万公顷,累计治理“三化”草地3650多万公顷。草种田面积32.8万公顷,草种产量3.7万吨。
该区域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低于50 毫米。冷季寒冷漫长,暖季干燥炎热,水分蒸发量大,一般为降水量的几倍或几十倍。该区域以荒漠化草原为主,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长期以来,由于重利用轻管护,超载过牧、滥采乱挖等问题较为严重,鼠虫害发生频繁,导致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和盐碱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日趋严重,是我国主要的沙尘源。该区域也是我国主要的草原高火险区。
主攻方向:治理退化草原,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重点实施退牧还草、风沙源草原治理、草业良种和草原防灾减灾等工程。一是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采取围栏建设、补播改良、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对退化草原进行保护和治理。二是实施风沙源草原治理工程,通过围栏封育、人工种草、草原改良、棚圈建设等配套措施,对沙化草原进行综合治理。三是加强优良牧草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的供应能力。四是加强草原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储备物质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灾害能力。此外,通过实施人草畜三配套工程,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目标任务:到2010年,累计草原围栏面积达到7150万公顷,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950万公顷,改良草原面积达到2310万公顷。牧草良种繁育面积达到40万公顷,草种产量达12万吨。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达8000万公顷,其中禁牧1400万公顷,休牧6000万公顷,划区轮牧600万公顷。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8处。草原灾害防控能力不断增强。
到2020年,累计草原围栏面积达到8900万公顷,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1300万公顷,改良草原面积达到3050万公顷。良种繁育面积达到54万公顷,草种产量达20.2万吨。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达1.2亿公顷,其中禁牧1800万公顷,休牧8400万公顷,划区轮牧1800万公顷。新建草原自然保护区12处。建立较为完善的草原灾害防控体系。
(二)青藏高寒草原区
基本情况:该区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涉及西藏、青海全境及四川、甘肃和云南部分地区,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我国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核心区,享有中华民族“水塔”之称,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有草原面积13908.45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12060.93万公顷。截至2005年底,人工种草保留面积192万公顷,改良草原面积449万公顷,草原围栏面积908万公顷,累计治理“三化”草地1450多万公顷。草种田面积6.6万公顷,草种产量1.4万吨。
该区域草原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候寒冷,无霜期短。该区域以高寒草原为主,生态系统极度脆弱,牧草生长期短,产草量低。由于超载过牧、乱采滥挖草原野生植物、无序开采矿产资源等因素影响,加之自然条件恶劣,鼠虫害和雪灾发生严重,致使草原植被盖度降低,草原退化,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大量泥沙流失,直接影响江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主攻方向:修复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草原植被,维护江河源头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实施退牧还草、草原防灾减灾、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和人草畜三配套等工程。一是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采取围栏建设、补播改良、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对退化草原进行保护和治理,重点搞好江河源头和生态脆弱区草原保护。二是加强以草原鼠虫害为重点的草原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灾害防控能力。三是加强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濒危草原自然资源。四是通过人草畜三配套建设,改善游牧民的定居条件。
目标任务:到2010年,累计草原围栏面积达到2800万公顷,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100万公顷,草原改良面积达到840万公顷。牧草良种繁育面积达到7万公顷,草种产量达2.1万吨。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达4000万公顷,其中禁牧1200万公顷,休牧2500万公顷,划区轮牧300万公顷。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7处。草原鼠虫害等灾害防控能力明显提高。生态极度脆弱区的大部分游牧民的定居条件得到改善。
到2020年,累计草原围栏面积达到6000万公顷,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300万公顷,草原改良面积达到1800万公顷。牧草良种繁育面积达到9万公顷,草种产量达3.4万吨。禁牧休牧划区轮牧面积达6300万公顷,其中禁牧1300万公顷,休牧4200万公顷,划区轮牧800万公顷。新建草原自然保护区8处。草原鼠虫害等灾害得到有效遏制。游牧民基本实现定居。
(三)东北华北湿润半湿润草原区
基本情况:该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和陕西等10省(市)。该区有草原面积2960.82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2546.12万公顷。截至2005年底,人工种草保留面积173万公顷,改良草原面积165万公顷,草原围栏面积97万公顷,累计治理“三化”草地350多万公顷。草种田面积3.3万公顷,草种产量2.7万吨。
该区水热条件较好,年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上,是我国草原植被覆盖度较高、天然草原品质较好,产量较高的地区,也是草地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人工种草和草产品加工业潜力很大。该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农牧交错带,开垦比较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沼泽草地面积大幅度减少,部分地区草原盐碱化、沙化。
主攻方向:结合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战略实施,加强草原监督管理,遏制乱开滥垦、乱采滥挖等违法行为。大力推广人工种草,积极发展草产业,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重点实施草地开发利用等工程。一是通过开展人工种草,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发展草原畜牧业。二是加强天然草原改良,恢复草原植被,提高天然草原生产能力。三是加快发展草产业,提高草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目标任务:到2010年, 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600万公顷,草原改良面积达到400万公顷。牧草良种繁育面积达到5万公顷,草种产量达1.5万吨。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3处。开垦草原的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到2020年, 人工种草保留面积达到800万公顷,草原改良面积达到600万公顷。牧草良种繁育面积达到7万公顷,草种产量达2.6万吨。新建草原自然保护区4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