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
国际论坛在海口隆重召开
2008-12-6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之际,“中国农村改革新起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一体化”国际论坛于12月6日在海口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挪威城市区域研究所共同举办,会期两天。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国梁,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舒惠国,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段应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挪威首相府国务秘书克杰蒂·马库森,挪威驻华大使司文,挪威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安佩得出席论坛。出席本届论坛的还有国家部委、全国性政策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以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政府研究室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和专家近300人。
论坛将围绕农村改革新起点、基本目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建设与制度安排,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启动农村消费大市场等重大议题进行两天的讨论。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国梁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作为全国最大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海南有责任在新阶段的农村改革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争取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走出一条符合海南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为新阶段全国的农村改革探路。第一,海南将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倾斜扶持发展中部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形成东中西各具特色、城乡一体、协调互动发展的新格局;第二,大力发展热带绿色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第三,加快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制,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新增财力主要用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构建和谐海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致辞中提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广大农民的自身发展和公平发展,其实质在于承认和保障农民的自身发展权益。保障农民的自身发展权益直接依赖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键在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城乡制度统一,应坚持“完善体系、对接制度、提高水平、重点支持”
的总体思路。当前需要尽快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在1-2年内建立起来。迟福林认为,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面临三大任务,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扩大农村消费需求。这三大任务都取决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程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增强广大社会成员的经济安全感和消费预期,带来巨大的公共投资需求,据测算,到2020年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需要在未来12年内,投入财政资金64200亿,这项投资对刺激、扩大农村消费作用巨大。
迟福林认为,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改革不同,今天的农村改革是站在我国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开始步入发展型社会的历史新起点上。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重在通过系统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来实现。例如,不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二元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户籍制度改革将不可能有实质性突破。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将为农村土地物权化改革提供更为有利的社会条件,有利于土地要素功能的发挥,促进农民城乡流动和土地合理流转。此外,为农民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是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焦点问题,需要中央统一政策,在更高层面进行统筹。
迟福林认为,我国进入新阶段,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和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就其所涉及的人口规模而言,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就其制度建设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而言,可以同30年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相提并论。我国正在为建立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做出巨大努力。这将对我国人类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挪威首相府国务秘书克杰蒂·马库森指出,中国十二月份将有很多活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她认为,中国的确有很多值得庆祝的伟大成就。比如说,30年来年均近10%的经济增长就是一项最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使得中国贫困人口大规模减少,但也面临社会公共产品分配领域不均衡等挑战。马库森说,她很高兴看到中挪两国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挪两国差别很大,但都在致力于不断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两国专家之间的交流,可以积极促进相互借鉴各自应对这些挑战的成功经验。(中国改革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