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中国有六百余万聋哑儿童 要远离致聋因素 耳鸣失聪已逼近白领 -六成受访委员认为牛市将持续 建议完善印花税 中投不做亏本买卖 -人大代表建议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北师大爆粗口教授详解骂人事件 -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取得巨大成果 是否调整正考虑 废除消息不属实 -2008铁路春运结束 发送旅客1.96亿人次 广州市长谈雪灾春运内幕 -京沪高铁动车研发工作启动 时速将达350公里 将采购660亿元设备 -中国重大气象灾害防御面临四大薄弱环节 关注灾害性敏感性天气 -地产业委员为地产商抱屈 称房产政策推高房价 没买房的快去买 -去年下半年员工薪酬涨6.75% 略高于CPI 金融人才缺口仍然近九成 -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3月3日至14日召开 会期11天 主要议程
外资企业撤离中国非末日 世界工厂面临重新布局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3 月 0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韩资企业密集撤退、港台企业开始逃离珠三角……,围绕着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市场的报道近期不断升温,从而也引发了人们对外企投资中国未来前景的种种猜想。其实,部分外企的撤离只是中国外资版图上的一种局部或者暂时的异动,所折射出的恰恰是中国引资质量不断提高的现实背景和国外资本在中国可能加速优化的乐观预期。

外企撤离:成本推动下的必然

资料表明,2007年广东省有244家外商投资企业撤离。同时有调查显示,在目前珠三角8万家港台企业中,有37.3%计划搬离。无独有偶,在北方目前已经有103家韩资企业“无故撤离”山东。外企的新动向引起了中国官方和普通百姓的关注。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就如同当初外商资本蜂拥而入来到中国主要是利用我国的成本优势而获利那样,当中国市场成本发生变化进而侵蚀到外企的利润时,选择撤离就成为了外资最原始的商业冲动。

——劳动力成本。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不仅提高了企业职工的工资标准,而且也强制性规定了职工应当享受的福利标准。由于在华外资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厂,其新增成本可想而知。

——税收成本。今年开始实施的“两税合一”新政废止了外资企业享受的优惠税率(平均为13%),而转为与内资企业一样的平均税率(30%左右),由此压缩了外企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7%下调到了目前的13%,而且今年5月将会再次下调到5%。由于约50%的外资企业产品返销母公司或者出口海外,出口退税的减少直接削减了其利润所得。

——人民币升值成本。人民币自汇改以来的累计升幅已经达13.31%。2007年全年升幅6.9%,2008年以来的升幅也已超过了2%。在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行情下,许多外企不得不提前以产品涨价来进行对冲,其市场议价能力受到抑制。

——扩张成本。一方面,作为原来地方政府吸引外资最核心的武器——土地受到了宏观层面的硬性约束,工业用地由此受到了扼制;另一方面,环保要求成为了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对于那些依靠来料加工的外企而言,扩大再生产所可能承受的风险大大增强。

对于成本变化推动外企从中国撤离的结果,我们有必要作出客观判断。首先,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即向用工成本低、税收优惠和环境标准宽松的地方迁移是必然的规律。对于中国而言,完全没有必要靠牺牲劳动力、土地资源和环境要素来挽留惟利是图的国外资本,而对于那些继续留在中国的优质外资企业要加大保护和扶持力度。其次,要区分跨国性转移和跨区性转移。跨国性转移非一国政策所能左右,而对于外企在国内不同区域间的转移可以通过有效的政策加以引导,这种转移趋势有利于区域经济的重新分工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再次,要区分适应性转移和扩张性转移。对于外企那种规避成本或者环保标准的适应性转移,宏观政策几乎无法强求,而对于那些将研发环节留在中国但将生产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扩张性转移,政策不仅不应给予限制,相反应当进行适当的鼓励。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可能引致产业空心化,加大失业流量,因此,对于外资的撤离,应当掌握好其推进的节奏与速度。

外企选择:数量到质量的转换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07年中国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748亿美元,同比增长13.6%。而据商务部的最新统计,仅2008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就达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不过,在资本进入量增加的同时,外商新设立企业数量却呈减少态势。2007年,中国新设外资企业37888家,同比下降8.69%。今年1月外资新设企业2918家,同比下降13.41%。一增一减的客观数据代表着中国引进利用外资风向的转变,也反映着外企在中国市场进入调整状态。

以前,资本短缺的中国很长时期引进外资都是以廉价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为筹码,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尽管这种“以市场换资本”的方式让外企纷至沓来并驱动了工业化的扩张,但也让中国尝到了耕地锐减、空气污染等透支未来之苦。基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中国引进外资的政策出现了根本性调整,即从数量为主转向质量为主。根据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外企将不再被鼓励进入传统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领域。

政策的转向势必引起外企在中国市场的重新调整布局:第一,产业选择转移到制造业高端环节和创新领域,如电器电子、半导体、计算机设备等将受到外资的青睐,同时外企对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投资将大幅增加。第二,活动重心将从特殊经济区域转移到更广泛的经济地带,即受制于东部沿海要素资源的约束和其他地区商业环境的改良,绝大多数外企将在中国完成自身产业的重新分工,将研发中心留在东部地区,而将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成本较低的中西部。第三,资本扩张以并购方式完成,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80%都是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的,但目前外国公司在中国每年的并购合同额只占中国同期所有外商投资的2.5%。不过,大量的国有企业重组和民营企业的扩张为外企进入中国市场和扩充资本提供了充沛的空间,因此,未来外企在中国不再以绿地投资投资建厂为主。

显然,完成以上三个方面的自我改造并非一般意义的外资所能为,只有那些资本与技术力量雄厚的跨国企业才能跟上中国政府的节拍。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引进外资企业数量的减少或者说部分外企撤离,正好是政策杠杆和外资选择互动的结果。

外企扩张:日益改良的中国机遇

从目前来看,流出中国的外企最后主要进入了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不过,外企资本的这种切换方式并不足以说明中国市场已经失去了吸引力。一方面,与亚洲各国相比,中国的人力资本仍具有比较优势。在工程师等技术人员领域,中国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的平均工资要低于印尼、马来西亚、 泰国、菲律宾、印度等国;在经理级的管理人员层面,中国主要城市的平均工资又高于新加坡、韩国等地。另一方面,亚洲国家的外资税率平均在30%左右,基本上高于中国或至少跟中国的税率水平一样,而且中国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还保持原来15%的税率。

值得强调的是,随着中国投资审批程序的简化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外企投资中国的政务环境将得到根本性改变,外企在中国生存的制度环境也在改善。据最新消息,中国政府已经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发行A股,并在发行A股的基础上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此举为外企在中国更大规模地融资提供了顺畅的渠道。

世界银行在《中国利用外资的前景和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中国将占流入发展中国家FDI的30%左右。按照产业转移理论,跨国公司产业转移一般遵循先制造业后服务业,然后是研发中心的递进过程。目前,外企进入中国完成了第一阶段,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预计在服务业领域,中国市场有更大的投资机遇:

——金融服务业。一方面,伴随着外资对中国银行股权投资上限25%的突破,外资参股中国银行业的规模将得到空前扩张;与此同时,在中国银监会多次降低农村银行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农村市场向外资敞开了大门。

——旅游服务业。据世界旅游组织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如此庞大的旅游市场,势必对外资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教育服务业。据中国社会调查所公布的“中国居民消费调查报告”预计,2010年中国英语培训的市场总值将会达到300亿元。在服务业逐步开放投资空间的前提下,教育培训等领域将成为境外风险资本、私人股本竞技的新市场。

——服务贸易业。资料表明,从现在至2010年,包括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和物流运输在内的中国服务贸易业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态势,特别是伴随着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融合,物流供应链越来越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产业,稀缺的物流网络资源将引起外企的关注。

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文章:
统计显示去年沪进出口总额68.3%由外资企业创造
外资企业在中国消费电子行业中居绝对主导地位[报告全文]
外资企业在塑料制品业中规模最大 居行业主导[报告]
缺乏实践经验 外资企业对海归满意度仅不到三成
中国一季度纸品出口增长迅猛 外资企业占七成
广交会进口展遭遇外资企业“出口转内销”尴尬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中科院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上海北京天津列前三 西藏最低
中国煤炭工业转入“质变” 首推大集团战略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08年两会 / 聚焦:换届·民生·物价·房价·医改
· 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 考研资讯大全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08年走向 解读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 07年上半年各省市GDP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