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高陵航拍照片
曹操高陵出土玉、玛瑙装饰品。
新华网郑州12月30日电(记者桂娟)河南安阳县发现的东汉大墓经考证确定为曹操高陵的消息,成了近期一个令人振奋的话题,但一些疑点和质疑随之产生:曹操陵为何没有出土墓志?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都是从盗墓者手中获得的吗?确认曹操高陵的证据何在?针对种种疑点,新华社记者29日采访了几位参与考察和论证的考古界、史学界专家,听他们解疑释惑。
曹操陵墓不会有墓志
民众中有一种质疑,认为此墓没有墓志,缺少了一个最有力的证据。
“曹操所在的时期就不应该有墓志,”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郝本性说,“我们不能用后代的理念看待曹操的时代。”
他介绍说,西汉到东汉年间的葬制,一般情况下以墓前立碑说明墓主人身份。但到魏晋时期,又严禁在墓前立碑,因而才出现将小型墓碑埋入墓中的情况,这虽是墓志的雏形,但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墓志。真正在墓中设墓志并形成墓葬定制,是在北魏以后。
“曹操高陵的年代属于东汉末年,正好处在废除墓碑、墓志还没有出现的过渡时期,”郝本性说,“加上曹操掌权后禁碑,主张薄葬,因此曹操高陵没有墓志是正常的。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没有找到曹操高陵有墓志的记载。”
曹操高陵出土刻铭“魏武王”石牌
8件“常所用”石牌印证曹操《遗令》
此次考古共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上面的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其中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等铭文。
“正是这些出土的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朱绍侯教授说。
据了解,此次从盗墓贼手中共追缴了4件文物,包括一块汉代画像石、一块汉代石璧、一块上有题刻“魏武王”字样的石牌和一个上有题刻“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字样的石枕。正是这几样文物,才引起了考古专家的重视,以此为线索展开的科学发掘,出土大量刻铭石牌,才使曹操高陵大白天下。
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晋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朱绍侯说,曹操主张薄葬,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8件圭形石牌都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恰恰印证了曹操《遗令》。
他解释说,“常所用”就是曹操平时所用之物,“殓以时服”就是入殓时穿平时的衣服。
“曹丕在入殓父亲时,完全遵照了遗令,随葬了曹操平时所用的大刀、大戟等兵器和随身饰物,并特制了圭形石牌,上面还有铜链可以悬挂,任何一个陵墓里都不会有这种情形,这是曹操陵墓的一个典型特征。”朱绍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