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图片 发展观察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正式表示将辞职 再成“美日同盟”牺牲品  -财政部公布新疆资源税改革方案 税率5% 市场担忧消费者埋单 -全国人大财经委拟建言减税助企业提工资 贫富差距逼近社会红线 -上海世博会首月游客超过800万 世博局:6月可能迎来更大客流 -温家宝在日接受专访再谈天安舰事件 称不袒护任何一方 实录 -工商总局:网店7月1日起实名制 记录存两年 违规最高罚三万 全文 -世贸指责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 韩国称中国出口肉汤检出药物残留 -黄光裕被指耗几十亿网罗上千官员 河南明星安监局长受贿2500万 -中国五城市购买新能源汽车可获最高6万补贴 -美媒:2030年中国GDP将超美 全球城市生活质量北京仅列114位
首页>>2010年上海世博会
秦陵一号铜车马"驶进"中国馆 首次远行投保1个亿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10 年 06 月 02 日 
关键词: 秦陵 秦陵铜车马 中国馆 镇馆之宝 世博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秦陵一号铜车马”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达到极致的象征之一,其出土后的修复历经8年之久,主体为青铜铸造,通体饰有精美彩绘,配有1000多件金银配饰,全面展示了中国秦代青铜器的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转轴等各种工艺技术,是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通过“车”的发明和使用,可以管窥2000多年前中国古人的生活智慧。“秦代的高级座驾”出现在2000多年后世界博览会上,这本身就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奇迹之一。

———秦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

■“秦陵一号铜车马”的展示将持续到世博会闭幕。对于铜车马这种镇馆之宝,游客如果想拍照,建议尽量关掉闪光灯。这不仅是对文物的一种保护,也是对其他参观者的一种尊重。

“秦陵一号铜车马”昨日在国之瑰宝展区作为中国国家馆的“镇馆之宝”与广大游客见面,展示将持续到上海世博会闭幕。从陕西临潼到上海黄浦江畔,长达1500公里,如何将铜车马完好无损地送到中国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中国馆常务副馆长钱之广日前向记者讲述这背后的故事。

首次出陕:

1日凌晨才全部装配完毕

5月31日晚上10点,正是中国国家馆闭馆之时。与平日里的安静不同,这天晚上的中国国家馆内显得紧张而忙碌,因为“秦陵一号铜车马”要完成第二阶段的拼装,在第二天一早与广大游客见面。

这边厢,负责拼装“秦陵一号铜车马”的专家有条不紊地开工了;那边厢,撤换仇英版的《清明上河图》也在不紧不慢地进行着……一直到次日凌晨两点,所有工作才就绪。当铜车马周围三组灯光齐亮时,所有工作人员终于长吁一口气。

被誉为世界“青铜之冠”的秦陵彩绘铜车马是国家文物局规定禁止出境展览的64件国宝之一,按真车马1:2比例制造的铜车马,于1980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出土,其工艺之美,科技含量之高,前所未见,震惊海内外。当时共出土了两乘“秦陵彩绘铜车马”,这次借给中国国家馆展出的是一号铜车马,也是“秦陵彩绘铜车马”出土30年来首次驶出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吴永琪主持了一号铜车马的修复工作,参与了二号铜车马的修复,是文物考古和保护的权威专家,也是此次一号铜车马千里之行的技术后援团领头人。

“一号铜车马双轮、单辕、驷马系驾,有驭手、伞盖,共由3500多个零部件组成,总重约1061公斤,通体饰有精美彩绘,配有一千多件金银配饰。当时工匠运用的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链接、子母扣链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都反应了那个时代极端复杂的制作工艺。”提到铜车马,吴永琪顿时滔滔不绝。

他告诉记者,为方便运输,一号铜车马所有配件都是卸下来之后单独包装,在这些配件抵达上海后,一共分成两个阶段来重新装配。“首先是车和马的连接,因为相关的专家都是多年来从事铜车马研究的,所以也就花费了一个工作日的时间。接下来伞盖、驭手便一直等到5月31日晚才开始安装。”吴永琪这样告诉记者。

展示环境:

陕西专家远程实时监控

而钱之广则向记者透露,这段时间以来,铜车马其实一直“躺在”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下方的一个平台上。早在设计之初,为了这两件“镇馆之宝”,中国馆方面就设计了两套完全不同的展出方式和配套模式。

他告诉记者,鉴于铜车马的体积比较大,其展示灯光的需求完全不同于之前的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因此馆方在其展示区域特意设计了三组灯光,同时底下也有辅助光源,以便更好地展示铜车马的全貌。同时,在铜车马的背部,还有显示屏会不断播放秦兵马俑的片段,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让观众在参观时更加有感觉。

除了灯光上的需求不同,和手卷的《清明上河图》所需要的展示环境也不同。青铜铸就的铜车马作为金属制品,对于温度、湿度以及整个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加上一号铜车马通体彩绘,因此对于温度和湿度更为敏感。“金属制品对湿度的要求要尽量低,可是,如果湿度过低,又不利于彩绘的保护。”钱之广告诉记者,根据一号铜车马的整体特性,中国馆不仅为其营造了一个恒温的空间,也将其湿度特别控制在50%-60%之间。

同时,通过铜车马周边设立的监控系统,陕西方面的专家可以实现远程监控铜车马的“身体健康情况”。当然,在日常工作中,中国国家馆方面也会有专人对铜车马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以确保这个国宝级文物不出现任何纰漏。此外,陕西秦俑博物馆的专家也会每隔一段时间来实地探访,给铜车马进行面对面的“体检”。

“铜车马两个轮子上的60根辐条可以任意调换,可见在秦代标准化的生产意识已经初步萌芽。而其在彩绘、冶金、古代文化方面的造诣,也值得每一个观众好好欣赏。”在采访末,钱之广特别提醒,对于铜车马这种镇馆之宝,游客如果想拍照,建议尽量关掉闪光灯。

专家的忧虑:

借没问题,最头疼运输

中国国家馆常务副馆长钱之广告诉记者,早在筹展阶段,包括国内文物学界权威李学勤教授在内的一批专家都不约而同地推荐了陕西秦陵铜车马作为中国馆的“镇馆之宝”。2009年11月,上海世博会向陕西方面表达了借展愿望。

“能让铜车马到上海世博会上与全世界的观众见面当然是好事,不过对于我来说,首先考虑的是技术上的事情。”吴永琪告诉记者。于是,专家对铜车马进行了非常严格的“体检”,重新审阅了当年的发掘报告和保护修复记录,并对文物撤柜后如何进行保护制订了细致的方案。

“从铜车马的承受上来说,我们可以说没有问题,但毕竟从陕西到上海千里迢迢,如何装运成为最现实的问题之一。”吴永琪说。

这也难怪大家会如此紧张。铜车马曾经尘封地下2000多年,破损锈蚀严重,残片多达3000多片,仅仅一个伞盖就有190多片碎片。历经考古工作者和文物专家长达八年的研究、保护与修复,1988年两乘马车全部修复完成。但其铜质经过2000多年的土埋,矿化比较严重,没有了正常铜质的韧性,变得酥脆。铜车马伞盖的最薄处仅有1毫米,上面的彩绘更是容易受环境改变而出现剥落或受损。

于是,针对种种问题,从秦俑博物馆开始,到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政府,最终到国家文物局,经过层层论证、审批,最终才使得一号铜车马成行上海。

装箱很小心:

数百个部件装入20个囊匣

为了铜车马的运输能够万无一失,吴永琪和他的团队先将秦俑博物馆的铜车马复制品拿来进行试验。“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确定与铜车马匹配的囊匣结构,哪个部分凸出、哪个部分内凹,都需要囊匣内的软材料去填补剩下的空间,以方便量体裁衣。”吴永琪这样告诉记者。

等到各方面程序完成,专家们首先对一号铜车马再次进行仔细检查,发现其状态稳定。于是,小心地将整部铜车马分拆为数百个部件。“所有辔绳集中在一个囊匣中,彩绘部分要用特殊绵纸包裹,对于一些较大、较薄、较脆的部件则要特别注意受力点的分散均匀……”正是出于对每一个细节上的锱铢必较,整个铜车马被分别装进了20个囊匣中。之后,将囊匣装入特制的集装箱,集装箱再装入10吨集装箱车。

运输有惊无险:

途经三省遭遇雨雪冰雹

“如果是传统运输一吨物品,可能会选择加装8吨左右的货物来保持整个车厢内的平稳。”吴永琪告诉记者,这种传统运输方式却不适用铜车马。于是,采用了车厢内带气囊的10吨集装箱车来运输囊匣,通过电脑自动调节合适气压,以减少车厢内晃动对铜车马带来的影响。此外,还为铜车马投保了1个亿的保险。

4月12日9点,一号铜车马首次离开临潼,向上海黄浦江畔前进。为确保国宝运输不出任何差池,陕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五地的公安部门积极联动,确保运输队伍以80-90公里的时速匀速前进,确保途中不发生紧急制动等情况。铜车马押运队伍夜宿安徽六安时,有数十人进行警卫。车队于4月14日抵达上海境内时,市局指挥中心还增派了两组特警进行护卫,最大程度确保文物运输的安全。

虽然硬件上的准备都非常到位,但谁也没有想到,整个车队在途中遭遇了非常恶劣的气候。启程时陕西下大雨,翻越秦岭时下雪,到河南南阳又下冰雹,到安徽六安还遇到雷阵雨……“还好,总体有惊无险。”安然到沪后,吴永琪终于可以暂时放下悬着的心。

来源: 东方网

图片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六大税制改革引关注 新一轮税改提速:突出调节收入分配
中国将建有人值守月球基地 "嫦娥二号"年底前发射
更多 >>